詳情
2月9日,淮河出海航道江蘇境內高良澗船閘擴容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高良澗船閘是淮河出海航道江蘇境內的第一座船閘,位于淮河下游洪澤縣境內,按三級通航建筑物標準設計,2015年12月通過交工驗收。該船閘是江蘇省干線航道網“兩縱五橫”中“五橫”之一、安徽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的“兩干”之一淮河出海航道的重要節點,是聯結淮河、洪澤湖、蘇北灌溉總渠、蘇北大運河航道的綜合樞紐,也是安徽兩淮煤礦及河南平頂山煤礦的煤炭資源、礦建材經蘇北灌溉總渠,過淮安船閘接京杭運河,循京杭運河南下進入長江,運向蘇浙滬的重要水運通道的“咽喉”。
該項目明確“優質工程”的建設目標,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序,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紀檢監察派駐制,工程建設過程中實行了跟蹤審計,各參建單位嚴格履行合同,工程質量、安全、進度和投資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全面營造富有人文、歷史、園林氣息的景觀,與現代化的船閘設備設施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座環境優美、綠色人文的現代化船閘。
擴容工程實施后,過閘貨運量由2012年的2681萬噸增長至2019年的4700萬噸,增長75.3%,船舶平均噸位由2012年的348噸增長至2019年的603噸,增長了73.3%,較好地發揮了高良澗船閘省內重點水運樞紐的節點作用,有效解決了原二線船閘待閘堵航問題,對于加快長三角地區高等級航道網建設進程、滿足日益增長的水運量和船舶大型化的發展需求、促進區域經濟全面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上一個:
無
下一個:
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在南通沿海建成并網
上一個:
無
下一個:
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在南通沿海建成并網
所屬分類概要描述: 新聞中心
濱州十年林水會戰建成現代水利公共服務體系

2021-01-21
自2008年實施林水會戰10年以來,我市水利工作突出抓好供水保障、推進水生態建設、強化水利改革管理,全力做好節水增效、飲水提升、蓄水增容、清河護水、生態保水、改革管水“六大民生水利工程”,有效提升了水利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水平,建成了現代水利公共服務體系。
2008至2013年,按照全市林水會戰第一個五個年規劃,我市主要對“八河九渠”,即黃河、小清河、徒駭河等八條境內主要河道和簸箕李、白龍灣、小開河等九條主要干渠進行了綜合治理。2013年之后實施的林水會戰第二個五年規劃,水利建設集中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小農水重點縣、市級“四位一體”標準化方田、低洼易澇地塊治理、河道(水庫)蓄水、骨干溝渠清淤及路域水系治理等重點工程,完善各類基礎設施,全面提高了水資源供給、水災害防御和水生態保護三大安全保障能力。2017年以來,水利建設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按照“耕地灌區化、灌區節水化、節水長效化”的標準,著力實現農田灌溉由大水漫灌向高效節水和水肥一體化轉變,農村供水由面上覆蓋向規?;嵘D變,河道水系由傳統清淤整治向生態化綜合治理轉變,工程建設由“以建為主”向“建管并重”轉變。
2017年,聚焦“提檔升級”和成功創建“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市重點水利工程扎實推進,灌區工程實施了小開河和簸箕李灌區年度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資3465萬元,大大提升了灌區引水、輸水能力;節水灌溉工程完成小農水重點縣年度工程總投資1.35億元,新增高標準農田12萬畝,完成小型農田節水灌溉工程面積22.8萬畝;徒駭河廿里堡閘工程全面開工,累計完成投資980萬元,將于2018年主汛期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及其附屬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累計完成投資31.76億元。飲水安全工程完成濱城區2016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投資2000萬元,受益人口18萬人,完成鄒平山區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資金1700萬元;推進無棣縣水廠和管網提升改造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6億元,出廠水水質達到直飲水標準,受益人口22.4萬人;累計投資800余萬元完成全市城鄉供水水質檢測中心建設高精密設備安裝,順利完成42項生活飲用水、29項地表水的CMA認證,檢測水平持續提升。
全市水生態建設和水利改革管理順利推進。目前,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累計完成重點任務100項,亮點示范項目12項;城區水系連通工程實現“清水入河、入湖、入城”建設管理目標,北環河、南環河、西沙河、新立河、張肖堂干渠等城區河道治理相繼完成,城區水系持續改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成73萬畝。河長制工作全市共公布河湖498條、河長6140名,設立河長公示牌2745塊、落實河管員2749名,“清河行動”累計排查違法事項2620處,違法面積2353萬平方米。
實施民生水利工程,疏浚了美麗濱州的“血脈”。實施“林水會戰”以來,我市新增和恢復蓄水能力3.17億立方米,完成各類水利工程6571項,清淤疏浚河道、渠道14500余公里,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293.6萬畝,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346.7平方公里,解決了182.6萬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全市水系的脈絡框架得到進一步優化升級,“大水網”的架構基本形成,推動我市由“水瓶頸”向“水支撐”的根本性轉變。配合農業開發、小農水工程、市級方田建設、易澇洼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全市有300多萬畝農田變成了“田成方、林成網、水成系、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方田,100多萬畝鹽堿荒灘變成了充滿生機的綠洲。方田建設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項目區的農田灌溉周期由原來10天縮短到3-5天,灌溉成本由原來的每畝次30-35元降到每畝次15元左右。
自2008年實施林水會戰10年以來,我市水利工作突出抓好供水保障、推進水生態建設、強化水利改革管理,全力做好節水增效、飲水提升、蓄水增容、清河護水、生態保水、改革管水“六大民生水利工程”,有效提升了水利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水平,建成了現代水利公共服務體系。
2008至2013年,按照全市林水會戰第一個五個年規劃,我市主要對“八河九渠”,即黃河、小清河、徒駭河等八條境內主要河道和簸箕李、白龍灣、小開河等九條主要干渠進行了綜合治理。2013年之后實施的林水會戰第二個五年規劃,水利建設集中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小農水重點縣、市級“四位一體”標準化方田、低洼易澇地塊治理、河道(水庫)蓄水、骨干溝渠清淤及路域水系治理等重點工程,完善各類基礎設施,全面提高了水資源供給、水災害防御和水生態保護三大安全保障能力。2017年以來,水利建設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按照“耕地灌區化、灌區節水化、節水長效化”的標準,著力實現農田灌溉由大水漫灌向高效節水和水肥一體化轉變,農村供水由面上覆蓋向規?;嵘D變,河道水系由傳統清淤整治向生態化綜合治理轉變,工程建設由“以建為主”向“建管并重”轉變。
2017年,聚焦“提檔升級”和成功創建“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市重點水利工程扎實推進,灌區工程實施了小開河和簸箕李灌區年度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資3465萬元,大大提升了灌區引水、輸水能力;節水灌溉工程完成小農水重點縣年度工程總投資1.35億元,新增高標準農田12萬畝,完成小型農田節水灌溉工程面積22.8萬畝;徒駭河廿里堡閘工程全面開工,累計完成投資980萬元,將于2018年主汛期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及其附屬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累計完成投資31.76億元。飲水安全工程完成濱城區2016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投資2000萬元,受益人口18萬人,完成鄒平山區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資金1700萬元;推進無棣縣水廠和管網提升改造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6億元,出廠水水質達到直飲水標準,受益人口22.4萬人;累計投資800余萬元完成全市城鄉供水水質檢測中心建設高精密設備安裝,順利完成42項生活飲用水、29項地表水的CMA認證,檢測水平持續提升。
全市水生態建設和水利改革管理順利推進。目前,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累計完成重點任務100項,亮點示范項目12項;城區水系連通工程實現“清水入河、入湖、入城”建設管理目標,北環河、南環河、西沙河、新立河、張肖堂干渠等城區河道治理相繼完成,城區水系持續改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成73萬畝。河長制工作全市共公布河湖498條、河長6140名,設立河長公示牌2745塊、落實河管員2749名,“清河行動”累計排查違法事項2620處,違法面積2353萬平方米。
實施民生水利工程,疏浚了美麗濱州的“血脈”。實施“林水會戰”以來,我市新增和恢復蓄水能力3.17億立方米,完成各類水利工程6571項,清淤疏浚河道、渠道14500余公里,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293.6萬畝,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346.7平方公里,解決了182.6萬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全市水系的脈絡框架得到進一步優化升級,“大水網”的架構基本形成,推動我市由“水瓶頸”向“水支撐”的根本性轉變。配合農業開發、小農水工程、市級方田建設、易澇洼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全市有300多萬畝農田變成了“田成方、林成網、水成系、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方田,100多萬畝鹽堿荒灘變成了充滿生機的綠洲。方田建設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項目區的農田灌溉周期由原來10天縮短到3-5天,灌溉成本由原來的每畝次30-35元降到每畝次15元左右。
全面筑牢水利工程質量防線

2020-10-23
近日,在新塍鎮潘家浜大通圩區整治工程的建設現場,區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的工作人員叫停了一名未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員,并掏出手機打開一款APP,在“問題”中選擇了“安全防護設施不到位”,在具體描述中輸入了“施工現場人員未戴安全帽”。在接下來的檢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每到一個現場,都會通過APP記錄相關問題。
采用移動APP提高水利工程質監實效,是今年秀洲區進一步加強在建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的舉措之一。記者了解到,該APP全名為“質量安全監督移動工作平臺”,是浙江省質監中心為提升全省質監工作標準化、信息化、規范化水平,推動轉變質監工作方式、提高質監工作效率而開發的網上質監信息管理平臺。
“依托移動質監APP,每個工程、每次檢查活動都有獨立且唯一的編碼,這保證了檢查意見指向的明確性,監督檢查意見同步傳輸至省水利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網,并利用電腦終端下載輸出書面意見,做到現場檢查,及時書面反饋,進一步滿足了質監工作依據充分、程序簡便、執行及時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質監效率?!眳^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各項水利工程是防汛的堅強保障。記者了解到,今年初以來,為全面夯實防汛基石,區水利局除借助移動APP強化監管外,還對全區報建工程開展了三次質量強制性檢測專項行動,對在建工程施工實體質量進行了細致檢查。
今年的專項行動,區水利局主要針對潘家浜大通圩區、新王橋圩區和王油圩區,采取了原材料抽檢、混凝土結構回彈法、鉆芯法等進行現場抽樣檢測,現場見證取樣?!皬娭菩詸z測活動的開展與深入,能更及時發現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對于提高全區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眳^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近年來,依托區財政專項撥款的檢測經費,區水利局在不提前通知、不明確時間、不確定部位的“三不”前提下,對水利工程質量開展突擊抽檢。三年共抽查了87個工程項目,累計檢測826個數據。這些數據客觀及時地反映了工程實體質量,提升了各參建方質量意識,提高了質量監督工作的科學性與權威性。通過檢查,區水利局先后在油車港加高加固工程、長水塘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王新圩區二期工程、洪合泰石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發現一些質量不達標的項目,并隨即要求返工處理,對不積極整改的兩家參建單位處以暫停在秀洲區開展業務6個月的處罰。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區水利局將進一步加大不定期檢測力度,擴大檢測范圍,加密檢測頻率,努力打造好水利建設項目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平行抽檢、項目法人第三方檢測和政府強制性檢測四方面相結合的質量檢測管理體系,牢筑全區水利工程質量防線。
近日,在新塍鎮潘家浜大通圩區整治工程的建設現場,區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的工作人員叫停了一名未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員,并掏出手機打開一款APP,在“問題”中選擇了“安全防護設施不到位”,在具體描述中輸入了“施工現場人員未戴安全帽”。在接下來的檢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每到一個現場,都會通過APP記錄相關問題。
采用移動APP提高水利工程質監實效,是今年秀洲區進一步加強在建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的舉措之一。記者了解到,該APP全名為“質量安全監督移動工作平臺”,是浙江省質監中心為提升全省質監工作標準化、信息化、規范化水平,推動轉變質監工作方式、提高質監工作效率而開發的網上質監信息管理平臺。
“依托移動質監APP,每個工程、每次檢查活動都有獨立且唯一的編碼,這保證了檢查意見指向的明確性,監督檢查意見同步傳輸至省水利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網,并利用電腦終端下載輸出書面意見,做到現場檢查,及時書面反饋,進一步滿足了質監工作依據充分、程序簡便、執行及時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質監效率?!眳^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各項水利工程是防汛的堅強保障。記者了解到,今年初以來,為全面夯實防汛基石,區水利局除借助移動APP強化監管外,還對全區報建工程開展了三次質量強制性檢測專項行動,對在建工程施工實體質量進行了細致檢查。
今年的專項行動,區水利局主要針對潘家浜大通圩區、新王橋圩區和王油圩區,采取了原材料抽檢、混凝土結構回彈法、鉆芯法等進行現場抽樣檢測,現場見證取樣?!皬娭菩詸z測活動的開展與深入,能更及時發現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對于提高全區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眳^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近年來,依托區財政專項撥款的檢測經費,區水利局在不提前通知、不明確時間、不確定部位的“三不”前提下,對水利工程質量開展突擊抽檢。三年共抽查了87個工程項目,累計檢測826個數據。這些數據客觀及時地反映了工程實體質量,提升了各參建方質量意識,提高了質量監督工作的科學性與權威性。通過檢查,區水利局先后在油車港加高加固工程、長水塘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王新圩區二期工程、洪合泰石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發現一些質量不達標的項目,并隨即要求返工處理,對不積極整改的兩家參建單位處以暫停在秀洲區開展業務6個月的處罰。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區水利局將進一步加大不定期檢測力度,擴大檢測范圍,加密檢測頻率,努力打造好水利建設項目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平行抽檢、項目法人第三方檢測和政府強制性檢測四方面相結合的質量檢測管理體系,牢筑全區水利工程質量防線。
【尋找重慶基層水利實干家】“幕后”的速度與激情 重慶首獲魯班獎的水利工程背后亦有他的功勞

2020-08-27
習近平: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

2020-06-29
黑龍江干流全線開江 嫩江松花江黑龍江防凌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2019-01-22
周學文會見全球水伙伴主席

2018-11-23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水利部黨組開啟新一輪巡視工作
